“各美其美展风采,美美与共促发展。” ——记第三届初中历史组青年汇报课

林丽燕

<p class="ql-block">  为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我校开展“党建领引,课改先行”第三届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初中历史组有林艳老师和何银铃老师参加。根据目前的教学进度,两位老师均选择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2课《宋元时期都市与文化》进行汇报准备,开展同课异构。</p> <p class="ql-block">  两位老师积极准备汇报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制作课件,并在每日的日备课和每周三的集体教研中,积极地同科组的老师们请教各种问题,对同仁们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做好记录并根据自身的授课需要做出一定的调整。</p> <p class="ql-block"> 2022年4月13日上午第1节,林艳老师展示汇报课成果。</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林艳老师设置小组讨论,并引导学生学生们积极讨论问题。</p> <p class="ql-block">  蒋副校长、评审老师以及听课老师们认真记录教学过程。</p> <p class="ql-block"> 汇报课结束当天,科组利用集体教研时间进行评课。</p><p class="ql-block"> 首先由林艳老师自述教学设计思路:“本堂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我以传承传统文化为主线,将本课设置成通关模式,引导学生分别了解了市民所生活的环境,市民们的娱乐活动,传统节日,宋词以及元曲。并引导学生知道我们所要继承的传统文化有哪些。最后,思考如何对待我们的传统文化。”</p> <p class="ql-block">  随后,科组内的老师依次对林艳老师的汇报课进行点评:</p><p class="ql-block"> 董安纯老师:我是满怀期待着去听了林艳老师的课,设计思路很是新颖独特,很有自己的风格。通过学生变身使者将问题引出,再引导学生一起解决问题,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够将课堂的知识问题化,课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解决本堂课的重难点。整堂课的气氛很活跃,师生之间的配合互动也很默契,课件制作得十分精美。在最后的情感升华上,引导学生传承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但有一点小问题,那就是林老师要多加关注不爱发言的学生。</p> <p class="ql-block"> 吴炳彩老师:整堂课的结构较为完整,环节连贯,课堂的气氛很活跃,小组讨论也比较热烈,在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方面都做的不错。但在最后一个子目“司马迁与《资治通鉴》”的处理上,有些许不足,应该跟学生明确这是课后作业,为本堂课及时画上句号。</p> <p class="ql-block">  何银铃老师:本堂课的时间控制很好,导入和结尾互相点题,做到了首尾呼应,从而起到了升华的作用,这是我们大家值得借鉴学校的地方。活动的设计很是新颖,内容可以比较简单,适合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但要注意在材料分析中对时间的控制。此外《千里江山图》的应用与本课的主题的契合度稍微欠缺一点。</p> <p class="ql-block">  苏朝露老师:整堂课设计得很好,五大关卡问题的设置也很好。唐诗宋词的对比,突出了宋词的不同,处理得很好。但在时间的分配上还可以再改进一下,前面的知识点讲授得过快,学生可能会跟不上。在最后的情感升华上,可以继续突出本课的主题文化传承上,强化学生的理解。还有学案的使用,没有很好地利用起来,发挥学案导学的作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林发敏老师:整堂课的气氛应该还要再调动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很多的方式,形式要多样化。历史不仅仅局限于教材上,应该纵横穿插起来,不应该拘泥于教材上的知识,比如苏轼,我们能够利用我们海南关于苏轼的史实,将乡土素材作用到课堂之中。还有在重难点知识点的处理和强化上,可以引导学生齐读,通过声调的高低活跃气氛。最后的情感升华上,应该精心设计一下总结语。</p> <p class="ql-block">  2022年4月14日上午第2节,何银铃老师展示汇报课成果。何老师为本堂授课准备《清明上河图》的仿版,丰富了课堂。围绕《清明上河图》,设计了观察北宋开封城内人行食住的多样化的活动,学生们积极参与其中。</p> <p class="ql-block">  蹇校长、蒋副校长、评审老师以及听课老师们认真记录教学过程。</p> <p class="ql-block">  汇报课一结束,利用基础回顾的时间进行了何银铃老师汇报课的评课活动。</p><p class="ql-block"> 首先由何银铃老师自述教学设计思路:“通过的课程标准,确定本课的设计思路如下:本课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单,课标的要求层次是了解,根据课程标准的建议,制定了使用仿版《清明上河图》和动态视频,来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并说出宋代城市生活中的人、食、行、住,从而达到以学生为主体的目的。通过对宋词和元曲的赏析,了解宋元时期文化的流行。以此来贯穿一条主线,通过了解宋元时期的传统文化有多繁荣,面对传统文化,应该如传承、如何树立文化自信。”</p> <p class="ql-block">  李霞老师:何老师整堂课下来表现很好,课堂结构完整,善于引导学生思考,但在最后一点时间里没有把握好,像这种公开课,应该在结尾灵活地设置问题,根据时间随时“打结”,结束课堂。</p> <p class="ql-block">  林发敏老师:整堂课的氛围与学生效果很好,我们科组与何老师进行多次交流磨课,并给予了很多的意见和建议,何老师今天所展示的成果也基本达成了我们想要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  张鸣老师:整体来看,课堂的设计很新颖。何老师也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生的参与度很高。对教材也进行了再整合,从而使得过渡衔接十分巧妙,利用预备铃到正式上课前的两分钟,课代表领读教材,对细节的处理也很好。但也存在了一些小问题,比如宋词元曲逐渐通俗化,没有解释原因,直接跳到了下一个子目,稍显突兀。</p> <p class="ql-block">  蹇建明校长:《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这一课的教学设计很好,图文并茂,史论结合。整堂课的学生参与度很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span style="font-size:18px;">何老师也做到了在</span>整体的引领和把控,对知识点的落实,引导学生做笔记都很好,但在语言用词的运用上应该更加精准精炼,如同一棵大树的枝桠,不要拖泥带水。整堂课最后的落脚点在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并引用了习近平主席的言论加以支撑,对整堂课进行了拔高和提升,突出了历史学科传承文化和意识形态引导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课堂的工具也丰富多样化,比如《清明上河图》仿制版的应用,但如果统一看视频解决问题会更好点,也能为之后的教学节约一点时间。</p> <p class="ql-block">  蒋旗副校长:非常欣慰的是我们政治历史学科的授课真的很好,在平常的点课中也能看出来,这些年轻老师们的课堂自信,从而达到教学自信。这一点是我们很多老师要学习和加强的。何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情感不断地深入,从而带动学生的情感的投入,引导学生投入课堂,就是成功了一大半的课堂。</p> <p class="ql-block"> 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永远是学习者。青年汇报课的展示也是学习过程的一个小小成果。“各美其美展风采,美美与共促发展”,青年教师们也将在真研究、真学习、真探讨的路上,继续满怀教育情怀,做有大爱的师者,共同谱写西大东实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篇章!</p>

老师

学生

课堂

整堂

汇报

引导

文化

本堂

本课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