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zzstep.com     共同分享智慧的结晶  共同创造丰硕的成果

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提供最佳教学方法 --- 尽在中国教育出版网 www.zzstep.com"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4课 日本明治维新[&%:*^~]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来源:z#zstep%.&~com^]

了解倒幕前日本的社会等级制度;复述美国首先打开日本的大门;了解倒幕力量的形成、德川幕府被推翻;掌握明治维新的内容、意义

过程与方法

分析倒幕运动前日本改革力量的形成认识新旧社会交替时阶级关系的变动;论述明治维新对日本历史的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培养辩证全面地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比较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归纳日本改革成功、中国改革失败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改革是强国之路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认识到一个国家要想富强一定要善于学习他国长处要善于开拓进取与时俱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幕府统治和倒幕运动;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性质和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对明治维新的评价。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世纪中期,日本和大多数亚洲国家一样,面临着沦为西方殖民地的危险。面对民族危机,日本采取了什么对策?为什么日本不但没有沦为殖民地,反而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本课我们学习4课 日本明治维新

(二)讲授新课

一、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1.德川幕府的统治:

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统治之下。天皇是名义上的君主实权被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将军和大名都有自己的家臣——武士将军、大名、武士构成了日本的统治阶级。德川幕府推行锁国政策只同中国、荷兰进行有限的贸易。

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提供最佳教学方法 --- 尽在中国教育出版网 www.zzstep.com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提供最佳教学方法 --- 尽在中国教育出版网 www.zzstep.com

德川幕府又称江户幕府。1603年由征夷大将军德川家康在日本江户(今东京)所建。至1867年德川庆喜被迫宣布还政天皇为止(即大政奉还),共经十五代征夷大将军,历时265年。最强盛也是最后的武家政治组织。创始者德川家康1603年受封征夷大将军开始,直到1868年末任将军德川庆喜还政予明治天皇为止。

2.美国打开日本国门:

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提供最佳教学方法 --- 尽在中国教育出版网 www.zzstep.com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提供最佳教学方法 --- 尽在中国教育出版网 www.zzstep.com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提供最佳教学方法 --- 尽在中国教育出版网 www.zzstep.com

培理登陆

1853年和1854国海军舰队两次强行进入日本港口,要求日本打开国门,否则开战。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开放港口。西方国家接踵而至,幕府统治发生动摇。西方列强的入侵,激化了日本人民与以幕府为首的统治阶级的矛盾。苦难深重的日本人民对幕府的统治更加不满。倒幕运动应运而生。[来源#:&zzstep^@%.com]

二、倒幕运动

1.背景:

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提供最佳教学方法 --- 尽在中国教育出版网 www.zzstep.com

资本主义经济产生

日本国门被打开后,日本经济受到很大冲击,许多手工工场破产。当时,日本的黄金价格低于世界市场的价格,外国人用白银套取黄金,造成日本大量黄金外流,引起市场混乱,物价飞涨。农民、城市贫民和下级武士的处境不断恶化。[来源^*:&中教%~]

面对民族和社会危机,德川幕府束手无策,成为各个阶层唾弃的对象。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人民掀起了斗争的高潮。在这一过程中日本西南部的长州、萨摩、土佐、肥前四藩的下级武士实力迅速扩大成为日本倒幕的主要力量。

18681倒幕派在京都发动王政复古政变支持睦仁天皇亲政强令幕府将军辞官纳地。同年倒幕派粉碎了幕府的武力反扑,结束了幕府统治,改年号为“明治”。1869日本首都迁到东京。

三、明治维新[ww%w.zz@s&t~ep.co^m]

1.时间:1868

1868年起,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

2.领导人:

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提供最佳教学方法 --- 尽在中国教育出版网 www.zzstep.com

明治天皇[#~:*%&]

1868年,革新派实行“明治维新”,废除封建割据的幕藩体制,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恢复天皇至高无上的统治,发展资本主义,并逐步走上对外侵略扩张道路。在明治维新的众多元勋当中,担任最重要角色的是西乡隆盛 、大久保利通 、木户孝允 三人。

2.内容:

类别

内容

政治上

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

经济上

推行地税改革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军事上

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提倡忠君、服从、不拍死的“武士道”精神。

社会生活上

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提供最佳教学方法 --- 尽在中国教育出版网 www.zzstep.com

教育经费

国家教育经费占财政总预算的8%;地方教育经费占地方总预算的25%;

国家教育经费其中50%都用于义务教育

18684睦仁天皇率领公卿大臣向“天地神就”宣誓,颁布了《五条誓文》:一、广

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二、上下一心,大展经纶;三、公卿与武家同心,以至于庶民,须使各遂其志,人心不倦;四、破历来之陋习,立基于天地之公道;五、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基。誓文表明了日本要改革封建制度、向西方学习的决心,成为改革的政治纲领。

3.性质:明治维新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意义:[ww~w.zz&step%.c@om#]

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但是日本的明治维新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它也有局限性。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国主义色彩浓厚。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1894—1895与中国进行了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投降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来源^:*&@~教网]

5.启示:

一个国家只有不断学习世界先进文化精髓善于吸收和消化他国的科技成果,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与繁荣,才能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汉唐时期开放的中国成为世界文化中心成为包括日本在内的许多国家学习的榜样;到19世纪中期闭关锁国的中国已远远落后于西方因此日本转而向西方学习。这也说明开放则兴、封闭则衰。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需要掌握一个主题、三个方面:一个主题就是明治维新。三个方面是指:进行明治维新的国内外因素;明治维新的内容;明治维新及其对日本社会产生的影响。明治维新是在日本的封建制度日趋瓦解、民族危机加重的背景下进行的,明治维新又是以中下级武士为中坚力量的倒幕派通过军事手段摧毁幕府统治、建立新政府而实现的。明治维新不仅使日本这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渐转变成资本主义国家,而且摆脱了民族危机,很快成为亚洲的强国。

(四)课堂练习:[@~:*%国教育出版#]

1.下列哪一项措施,最能体现日本明治维新的性质(  B

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B.大力扶植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C.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发展现代教育D.改革军警制度,建立新式军队

2.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说:“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决定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这段话体现的治国思想是 (   C

A.学习西方      B.鼓励人民富起来  C.工业立国      D.对外掠夺[来源:%@#国教育出~&]

3.回首过去中日关系: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可谓是“同是天涯沦落人”但到19世纪后期两国“相逢之时”已经“似曾相见不相识”。这是因为日本( C )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B.开始受到西方的侵略[#:%@教育出~*版网]

C.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D.彻底废除了封建制度[^*:%zzstep.&com@]

4.经由明治维新,日本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个工业化国度,同时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大肆侵犯扩张。这是因为( )  

A.国家倡导并优先发展军事工业                B.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 

C.树立了带有强烈封建性和军事性的政治体例

D.政府把大量国营企业优惠或无偿转让给享有特权的资本家

5.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的影响最重要的共同点是( D  

A.吸收外来文化    B.摆脱落后状态C.成为中央集权国家          D.使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五)板书设计[@:*&国教%#出版网]

4课 日本明治维新

一、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1.德川幕府的统治:

2.美国打开日本国门:

二、倒幕运动[w#ww.zzs*tep.com@^~]

1.背景:

2.过程:

三、明治维新[来源:zzst#*ep%@.&com]

1.时间:1868

2.内容:

3.性质:明治维新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意义:[%:中教#~&^]

5.启示:

(六)教学反思

 

联系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龙潭路3号院4号楼三层     电话  400-688-1789

1 页 共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