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理念下中考物理命题分析
儋州市第二中学 黄名坤 论文方向:B
摘 要: 本文依据课程标准及海南省中考物理考试大纲,从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这三个维度对历年海南省中考物理试题进行归类统计,分析中考物理试题的考察内容和特点,以期为初中物理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海南省;中考物理;命题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研究物质结构和相互作用及其基本规律的学科,中考物理在中考中承担着检测初中在校生物理学业水平是否达标和建立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的高中选拔的作用。主要考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对物理学科基本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基本的理解、领会、推理和总结技能,通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措施,在基本知识与能力的考察之中渗透科学探究的相关能力。海南省作为中国最年轻的省份,一直以来都很重视市、县、自治县教育(教科)等地高职高专院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普通中学的招生工作,在教育和试题的命制上有着比较强的地域特点。海南省中考的物理科目由省教育厅制定考查实施方案,由各市县按有关规定组织考试、评定成绩。参与中考命题项目有利于物理教师的培养。研究海南省的中考物理命题可以有利于评估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的成果,为一线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
全国中考命题的改革要求科学设计试卷结构,提高命题质量,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实践能力,重视对有关学科实验操作技能的考查,积极探索初中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当前对中考物理命题的研究也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在中考物理命题分析、命题工作的建议、有效命题的研究、中考物理命题趋势等方向都有大量文献。对海南中考命题来说,在对中考试卷的试题分析、试题的错误方面的分析也都有研究。这些研究大都是从试卷命题的结构与试题内容分析出发,阐述中考命题的特点及解题的方法,但少有文献从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这三个角度对试卷进行归类统计与分析。
本文依据课程标准及海南省中考物理考试大纲,从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这三个维度对历年海南省中考物理试题特点进行归类统计,分析中考物理命题的考察内容和特点,以期为教师的教学及学生的学习提供有益的参考。
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标准的总方针。学习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学习物理基础知识和方法对学生的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养成良好的思维方法,尝试通过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作决定;在历经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初中的学生要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索能力,有兴趣并且乐于去投入与科学技术有关的活动,在科学实践中有提高学习效率的意识;保持探索科学的兴趣与热忱,能够在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科学观、世界观,通过了解和认识自然产生对探索的兴奋感及成就感。
科学内容和科学探究内容作为初中课程分类的两大部分,课程标准的科学探究过程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操作计划、通过实验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学生是具有个性的个体,在探究科学的过程学习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门的,因而在教学时也要贯穿教材对学生“因材施教”“或“因生施教”。关于课程标准给出的20个实验,是作为中学生务必掌握的科学实验知识,也是中考物理命题的理论方向。
中考物理学科是对初中阶段物理学业学习的一次终结性考试,其结果乃是评价学生学业水平和高中选拔的依据之一。海南省教育厅关于对中考物理要求如下。
一、验证学生对义务教育阶段物理学科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基本理解、分析、推究与归纳能力,应用理论解决本质问题的能力。在基本知识与能力的考查之中渗透科学探究相关依据。
二、侧重试题的实践性、探究性和开放性。试题素材恰当揭露了当代物理科技的发展及其应用,呈现出物理科技发展对社会进步的影响乃至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在深化生产生活、学生经验联系的同时,侧重试题的价值抉择,体现探究性。突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深化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
三、了解、认识、理解作为理论知识考试的三个层次,独立操作是对技能的基本要求。
在物质主题中,命题内容和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内容符合贴切。并且基本以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主。选择题,填空题对课程内容的涵盖范围广,灵活性强,既可保证命题要点又可以联系生活、时代。既能着眼于对物理基本知识的考察,又能兼顾考察学生的读图分析,开放探索的能力。
物质和相互作用模块的内容考察层次方面相比于物质主题的以了解层次为主,物质和相互作用模块的考察层次多了理解和认识层次,考察难度也较物质模块有所提升,其中的机械运动和力这一块是中考物理中考察的重点部分。这一部分内容在以往中考中也占有一定的比重。
在能量这一模块,命题要遵循了先易后难的原则。对这一模块的考察层次主要以了解为主,知道动能、势能、机械能,了解动能和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了解家庭电路,能源的分类,简单机械等,并要求理解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运用欧姆定律,焦耳定律解决电路问题等。
科学探究试题主要以进行试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表达与交流这三个探究要素的考察为主。科学探究能力是学生的学习目标,是重要的教学方式,还是评价中学生物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近年来,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各国教育这的重视。考试说明中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主要地通过实验题的设计与实现的。
4.1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
物理学科有一个特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靠,后面越学越难学。对于中学生来说,物理学科算是难度比较大的一门学科。掌握好基础知识点往往能让学生面对新的知识点时应对的更加从容。从上文对试卷的分析来看,中考物理在命题难度分值上呈现7:2:1由基础题到中等难度题和较难题三个档次的比例。试题总难度也不高,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考察。而试题考察的认知性目标也以了解层次为主。物理学科各部分知识的关联性很强,只有将基础知识巩固牢靠,才能更加深入的学习。
因此,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应多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
在近年来的中考命题实验题中,增加了对学生经历实验过程的考察,现在很多中学生往往在做实验题是陷入一个误区,就是去刷题,而不是去实验室研究。因此造成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欠缺。对比英国的物理教育,它们十分注重实验操作的教学,而我们有时候却流于形式。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为了避免更多学生陷入刷实验题而不是动手操作的误区,教师应该在平常的教学中增加对学生经历实验过程的教授。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能诠释我们生活中许多现象事物的本质,也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鲜艳的色彩。从某方面来说,物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才是促进学科的发展或社会发展的源泉。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忌讳把学生思维固定住,发散思维和联系实际教学往往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也能使学生学习起来更加轻松。而这种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模式也是物理这门学科发展的源泉。近年来,中考物理命题越来越贴近人们的生活,贴近社会,贴近时代。这也让物理更多的从课本上,试卷里走到了我们的生活中,教育从某方面来说也是为生活服务。这也体现了物理这门学科的实用功能,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将物理与时代,生活联系起来,也是十分有效和必要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2017年海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考察)各学科考试说明.海南省教育厅.2017.03.09.
[3]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教育部 .2016.09.19
[4]陆增友.对2015年中考物理命题工作的建议——赴英培训后的几点思考[J].湖南中学物理,2015,30(07)
[5]徐建华.2017年海南物理中考试题分析[J].新教育,2017(25):28-29.
[6]陈道平.对中考物理创新命题特点的研究[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1(05):29-31.
[7]陈从先.例谈物理中考命题的科学性原则[J].中学物理 Vol.29 No.10 May.2001
[8]胡道成.浅谈中考物理命题改革的趋势[J].命题研究199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