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氧气的性质(课时作业)

基础练习

1.关于氧气的物理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B.氧气不易溶于水

C.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略大

D.液态氧和固态氧都是无色的

2. 下列关于氧气的化学性质和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能助燃,可作燃料

B.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C.细铁丝在空气中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3.为了区分一瓶氧气和一瓶空气,下列方案不可行的是(  )

A.分别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能复燃的是氧气

B.分别伸入被引燃的硫黄,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氧气

C.分别滴加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的是氧气

D.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燃烧更剧烈的是氧气

4.小明同学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用一根纱窗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的氧气中进行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 火星四射的现象。造成实验失败的原因不可能是

A.收集到的氧气量太少或纯度太低

B.铁丝表面的铁锈未除干净

C.集气瓶底没有铺一层细沙

D.铁丝末端火柴梗燃烧正旺,就将铁丝伸入集气瓶中

5.要将一充满空气的集气瓶中的氧气通过燃烧法除去,得到较为纯净的氮气,下列物质最合适的是              (  )

A.木炭B.硫黄C.红磷D.铁丝

 

 

 

 

能力提升

6.分析硫、木炭、铁丝三种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回答有关问题。

(1)从操作角度:三种可燃物都要自上而下______伸入氧气瓶中,铁丝燃烧实验中,需要在火柴快要燃尽时再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其目的是______;集气瓶里放入少量水的作用是______

(2)从现象角度:木炭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得更旺: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在氧气中才能剧烈燃烧,现象为______;在空气中点燃硫时,观察到淡黄色固体熔化后,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得更旺,发出蓝紫色火焰。影响它们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是______,从微观角度解释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3)从反应角度:图2、图3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点____________。(任意答2个)。

7.同学们在学习完氧气的性质后,知道了“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在此基础上,同学们提出了以下问题,并逐一进行了探究。

(1)[问题一]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能否证明气体是纯氧?

[进行实验] 同学们用数字化实验探测仪进行实验,并获得了一系列数据。

集气瓶编号

氧气浓度(体积分数)

25%

35%

45%

……

65%

带火星木条情况

微亮

很亮

复燃

复燃

[收集证据] 号集气瓶内的氧气浓度可能是         

[实验结论]          

(2)[问题二] 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与氧气浓度和铁丝粗细有关系吗?

[收集证据]

实验编号

氧气浓度(体积分数)

直径0.2 mm的细铁丝

直径0.5 mm的粗铁丝

34%

不燃烧

不燃烧

47%

稍有燃烧

不燃烧

60%

剧烈燃烧

不燃烧

73%

剧烈燃烧

稍有燃烧

86%

剧烈燃烧

剧烈燃烧

[实验结论]

.氧气浓度越大,铁丝燃烧越         

.                          

[反思与评价]

.探究铁丝粗细与燃烧剧烈程度的关系时,除了氧气浓度相同外,还需要               等条件也相同。 

.在完成铁丝燃烧的实验时,为了保证实验成功,对于铁丝注意的事项是           

 

 

 

 

 

 

 

 

 

 

 

 

 

 

 

 

 

 

 

 

 

 

 

 

参考答案

  1.   D 

2.D [解析] 氧气能助燃,但不具有可燃性,不可作燃料;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3.C

4C【详解】A、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而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占21%,故在氧气量太少或纯度太低时,铁丝不能燃烧,不符合题意;

B、铁丝燃烧是铁与氧气的反应,如果铁丝表面有铁锈,则已被氧化,故不能再燃烧,不符合题意;

C、细沙是为了保护集气瓶底部不被高温生成物炸裂,与铁丝是否燃烧没有关系,符合题意;

D、为防止火柴梗燃烧消耗氧气瓶中的氧气,待铁丝末端火柴梗快燃尽时,再将铁丝伸入集气瓶中,否则火柴燃烧,消耗了氧气,会导致铁丝不能燃烧,不符合题意。故选C

5.C [解析] 木炭和硫黄在空气中燃烧均生成气体,铁丝在空气中无法燃烧。

6(1)     缓慢     防止火柴消耗氧气     防止铁燃烧形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

(2)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氧气浓度     单位体积内氧分子和微粒接触的个数不同

(3)     都是化合反应     都有氧气参加反应、生成物都是氧化物等

 

【解析】(1)为防止氧气逸出装置,可燃物要缓慢通入氧气瓶中,故三种可燃物都要自上而下缓慢伸入氧气瓶中;故填:缓慢;

火柴会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使氧气减少,故铁丝燃烧实验中,需要在火柴快要燃尽时再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其目的是:防止火柴消耗氧气;

铁丝在氧气中点燃放出大量热,生成高温熔融物四氧化三铁,故集气瓶里放入少量水的作用是:防止铁燃烧形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

(2)物质燃烧只有当氧气浓度达到一定量,才能燃烧,氧气浓度较大时,物质燃烧更剧烈,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在氧气中才能剧烈燃烧,现象为: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在空气中点燃硫时,观察到淡黄色固体熔化后,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得更旺,发出蓝紫色火焰。影响它们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是:氧气浓度;

氧气浓度较大时,单位体积内氧分子和微粒接触的数目不同,则从微观角度解释该现象的原因是:单位体积内氧分子和硫原子接触个数不同;

(3)

2反应为铁在氧气中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图3反应为硫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硫,则图2、图3反应均符合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都与氧气反应,生成物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均为氧元素,则生成物均为氧化物,故三个反应共同点:都是化合反应、都有氧气参加反应、生成物都是氧化物等。

7.(1)[收集证据] 55%

[实验结论]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不能证明气体是纯氧

(2)[实验结论] .剧烈 

.铁丝越细,燃烧越剧烈

[反思与评价] .集气瓶大小 铁丝长短(或引燃方式等,合理即可)

.铁丝需要打磨除去铁锈(或铁丝要盘成螺旋状并在下端系一根火柴)

[解析] (1)根据表格中的氧气的浓度数据每个间隔10%,可知号集气瓶内的氧气浓度可能是55%,根据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不能证明气体是纯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