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秋季九年级语文期末达标检测题
(温馨提示: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中华书法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请欣赏下方的书法作品,按要求答题。(4分)
(1)请用简化楷体,将这幅书法作品工整、规范地写在田字格内。(2分)
(2)中华书法往往喻示做人道理。你希望同桌学以致用,以扎实稳重的基本功、端庄严谨的态度对待学习。辨析下面四种书体的寓意,最适合赠予他的一幅画是( )(2分)
中国是汉字的故乡。万物皆入字,一字一幅画,世界上能将日月星辰、风霜雨雪、人物鸟兽等形象成字的,唯有我泱泱中国;因为字形的 (A.特立独行 B.别出心裁)和仪态万千,而使书写方法成为书法理论的,唯有我谦谦中国。
字有繁简神采、开合气势,由篆而隶,由隶而楷,从纵向取势到横向取势,再到翩然灵动,汉字翻卷腾挪着历史的风云;音有平仄神韵、词腔 màn 妙,青灯寒帐,沐浴焚香,吟咏诵读,那 (A.震耳欲聋 B.抑扬顿挫)一波三折,流变切换着时光的幻影。
中华文化长河源远流长、浩浩汤汤,汉字是河中的浪、水中的波,是长河上悠扬的船夫曲、高扬的云中帆。 ,筑起中华文化的共同体,结成níng聚全体中华儿女的纽带。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翩然( ) 词腔 màn ( )妙 焚香( ) níng( )聚
(2)从文中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在横线处。(只填字母序号)(2分)
(3)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上拟写一个比喻句,表现汉字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2分)
3.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
(1) ,湘水无情吊岂知?(《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
(2)露从今夜白, 。(《月夜忆舍弟》杜甫)
(3)行人莫问当年事, 。(《咸阳城东楼》许浑)
(4)起舞弄清影, 。(《水调歌头》苏轼)
(5)李白《行路难(其一)》中,最能表现诗人奋发进取、高昂情绪、一往无前的诗句是“ , 。”
(6)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即将退休的驻村干部李辉埋头苦干,面对别人“一把年纪,何必拼命”的劝说,他用李商隐《无题》中的诗句“ , ”表明心志。
阅读下面的消息,按要求答题。
本报讯(记者刘梦晓)近期,琼海市举办党史学习教育进社区活动,以赓续红色血脉,传播本土红色文化,向群众宣讲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的艰辛历程和辉煌事迹。
据悉,琼海还将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平台,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让更多群众了解党史、学习党史、记住党史,并激励党员干部群众建设自贸港,建功新时代。
(节选自《海南日报》2021年3月30日)
(1)阅读上面一则消息,将标题补充完整。(1分)
回顾百年征程
(2)为配合市里的活动,某校将在4月29日组织“打卡红色景区”活动,要求全体同学参加。但小明同学无法参加,下面是他写的请假条,格式和内容各有两处错误,请找出并改正。(4分)
请假条
王老师:
您好!由于突发急性肠胃炎,需要请一天假治疗,故不能参加明天组织的“打卡红色景区”活动了。在五一假期期间,我会根据学校本次活动路线,去红色景区打卡。请您务必批准。
此致
敬礼
2021年4月28日
学生:小明
①内容上:
②格式上:
2、品味与鉴赏(35分)
(1)古诗词阅读(5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第5-6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千古名句,请简要赏析。(3分)
(二)文言文阅读 (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甲】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选自《醉翁亭记》)
【乙】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①者,王披②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③者矣!”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
(选自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注释]①至:来,到。 ②披:敞开。 ③共:共同(享受)
7.给下列加点字注音。(3分)
树林阴翳( ) 觥筹交错( ) 王披襟当之( )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3分)
泉香而酒洌( ) 宴酣之乐( ) 此独大王之雄风耳( )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2)玉之言,盖有讽焉。
10.【乙】文中楚襄王所谓的“与民同乐”和【甲】文中欧阳修的“与民同乐”有何不同?(2分)
(三)名著阅读(6分)
只见那七个贩子的客人,立于松树旁边,指着这一十五人说道:“倒也,倒也!”只见这十五个人,头重脚轻,一个个面面相觑,都软倒了。那七个客人从松树林里推出这七辆江州车儿,把车子上枣子都丢在地上,将这十一担金珠宝贝,却装在车子内,叫声:“聒噪!”一直望黄泥冈下推下去。
12.这段话描述的是小说中的哪一个情节?涉及此事件的七人是谁?(写出2个主要人物即可)(3分)
(四)现代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3~17题。
赶鸟的孩子
晓寒
①有时候,我似乎回到了过去,又成了那个赶鸟的孩子。
②老屋对面有一块菜地,那是一家人的菜篮子。从夏往秋走的时节,母亲会在那里陆续种下萝ト、白莱,还有香和蒜。秋渐渐转身,第一场霜隆临,到处一片白,看上去毛毛茸茸的,但莱地好像忽略了寒冷,萝卜缨子似涨潮般覆盖了裸露的泥士,白菜身子也一个劲地胀起来。那旺盛的绿色,像片浓缩的春天。
③这时候,一群鸟如约而来,有二十多只。这是一群与众不同的鸟,鲜红的嘴和爪子,腹部有一小块黑色,拖着长长的蓝色尾巴。它们盯上了我家的菜地,专吃菜叶子,菜长成了,它们就来了,菜没了,它们就走。我不得不相信鸟是有灵性的,要不它们怎么能把时间掐得那么准呢?
④起先,母亲并没怎么在意,说弄个稻草人吓一吓吧。可没过两天,它们就识破了这个招数。【A】看到好好的菜被鸟糟蹋了,母亲心疼不已。假人没用,母亲就催我“亲自下场”。我很乐意领受这个任务,就赶个鸟嘛,又轻松又好玩,比在家扫地或去外面扯猪草舒服多了。
⑤我刚一出现,它们就发现了我,呼的一下全飞走了,落在旁边的一棵枫树上,冲着我叫个没停。我心里高兴,它们到底还是怕我的,果然不用费什么力气。我朝它们挥了下手里的竹枝:你们就大声地叫吧,我来了,再也别想吃我家的菜了。
⑥菜地狭长,有好几十米。那群鸟叫了一会,见我没有进一步行动,便从树上飞下来,到菜地的另一头去了。它们扇动着翅膀,边吃边叽叽喳喳地叫着,我不知道在说什么,但那声音听起来充满了快乐,像在庆祝什么,又像在向我挑衅。我挥动起竹枝,嘴里吆喝着追了过去。它们见了,呼的一声,一齐飞回到枫树上。我刚喘口气,它们又伺机飞向菜地的另一头。我只能左追右赶,像在和它们做一场游戏。
⑦霜还没有化,风一阵比一阵硬,但我的额头上还是冒出了细密的汗珠。折腾了一阵,我累了,一屁股坐在田埂上。生自己的闷气,也生那群鸟的气。我随手抠了把泥土,朝那群鸟扔去。它们抬起头对着我喳喳地叫了几声,声音干涩,好像比我还生气。
⑧那段时间,我天天守在菜地里,一边徒劳地追赶那些长尾巴的鸟,一边想着该如何对付它们。
几天过去,我仍然没找到好办法,又累又气的我把这事跟哥哥说了,哥哥帮我出了个主意。他说,抓两把谷,拌上农药往菜地里一撒,那些鸟儿一个也逃不掉。我听了很高兴。正当我俩在四处找农药的时候,事情被母亲知道了。
⑨母亲指着我俩厉声责问,声音比哪一次都大:它们就吃了一点菜叶子,赶一赶就行了,你们却想下这样的毒手?鸟的命也是命啊!我和哥哥一下子蒙了,没想到这样一件小事,竟然会招来母亲的盛怒。
⑩我俩低着头杵在那里,别说回话,连大气都不敢喘。停了一会儿,【B】母亲对我说,你也不用去管了,菜叶子吃光了算了。
⑪事后才知道,最后那句是母亲的气话。第二天一早,她拿着镰刀去了菜地,一连干了好几天,在菜地里支起一些树枝,树枝上面搭满了荆棘。那群鸟照旧来,只是没原来那么放肆了。
⑫再后来,我们搬走了,老屋也拆掉了,那片菜地成了荒地,那群鸟儿也不知所终。但母亲的那番教训,这么多年始终在我脑海中,不时浮现,难以忘记。
前些日子我回老家,又看到了一群同样的鸟,鲜红的嘴和爪子,拖着长长的蓝色尾巴,在哥哥家菜地的上空盘旋。我相信,这就是我赶过的那群鸟,它们至今还快乐地活着。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3.品读第②段中画线句,从描写或修辞的角度简要赏析。(3分)
14.你觉得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句子简要分析。(2分)
15.请分析选文中第⑦段中“我”为什么“生自己的闷气,也生那群鸟的气”?(3分)
16.选文第④⑫段中A、B两句是否矛盾?为什么?(2分)
【A】看到好好的菜被鸟糟蹋了,母亲心疼不已。
【B】母亲对我说,你也不用去管了,菜叶子吃光了算了。
三、思辨探究(10分)
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第18~21题。
【文本一】
勤俭节约是传家宝
①风俗者,天下之大事也。生活习惯和饮食风尚不是小事,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引,以健康生活为目标,来一场饮食文化“绿色革命”,可谓正当其时。
②让饮食文化简朴俭约起来。《资治通鉴》里讲:“俭约,所以彰其美也。”苏轼感慨:“口体之欲,何穷之有,每加节俭,亦是惜福延寿之道。”穷奢极欲,暴殄天物素为中国人所反对,物尽其用、利用厚生素为中华文化所提倡。勤俭节约这个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传家宝”,无论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都不能丢。当下一些地方餐饮浪费现象仍然存在,“触目惊心、令人痛心"!只有驰而不息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不断扭转讲排场、比阔气的错误观念,清除未富先奢、炫富竞奢的土壤,才能力戒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
③让饮食文化绿色低碳起来。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深刻指出:“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也应成为生活方式和饮食文化的重要指导原则。我们必须把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融入日常生活,提倡绿色、低碳、环保、可持续,戒除滥食野生动物等破坏生态平衡的饮食陋习。
④让饮食文化文明健康起来。“纵口欲而百病生”,饮食与健康关系密切。暴饮暴食、油大味重、荤素失衡,诸如此类的问题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各类病症的发生。健康中国,离不开健康饮食。如今生活条件改善了,忍饥挨饿、缺少吃穿、生活困顿一去不复返了,“吃得对、吃得好、吃得健康”理应是高品质生活关注的重点。
⑤全面小康既是物质丰盛的小康,更是饮食健康、饮食环保的小康。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践行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涵养简约文明的饮食文化。
(作者:李斌。有删改)
【文本二】
用好节俭传家宝
①最近,一些地方积极运用科技手段减少餐饮浪费、倡导节约,令人眼前一亮。有的餐厅推出机器人小锅炒菜、“智能光盘套餐”,通过精准定量科学配比,引导节约用餐;有的单位食堂使用订餐码,鼓励员工线上预订,并根据当日订餐情况精准把控菜品供应量。
②餐桌上的新风尚,映照着深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节俭基因”。无论是“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的劝勉,还是“俭节则昌,淫佚则亡”的告诫,有关俭与奢的箴言,沉淀着历史的启迪,牵动着中国人对家风与国运的思考。崇俭戒奢的思想,凝结着中国哲学智慧。从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的幸福观,到老子“去甚,去奢,去泰”的思辨,再到墨子对“节用”理念的倡导……有关节俭的表达,寄托着对人与自然良性关系的期待也蕴藉着人与社会的相处之道。
③节俭文化中的谦逊与珍惜,反映了对劳动成果的敬畏。从一株秧苗到一碗米饭,从一粒黄豆到一瓶酱油,从一颗蓼蓝种子到一匹蓝印花布,都要历经几十道工序。人们欣羡田园生活,本质上是对朴素生活的向往、对劳动创造的赞叹。品鲈鱼美,勿忘“出没风波里”的艰辛;食盘中餐,须记“田家秋作苦”的汗水。万物生长,每一分倾注时光与汗水的劳动都不容辜负,而节俭正是尊重劳动的应有姿态。
④司马光曾说:“吾心独以俭素为美。”节俭不仅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生活美学。近年来,“极简主义”“断舍离”等概念被不少年轻人推崇,绿色环保的服饰、家居设计备受青睐,追求简约适度的生活理念渐成潮流。在物质丰盈的今天,洗尽铅华、摆脱心为物役的束缚,才能更接近生活的本真。
(作者:荣翌。有删改)
18.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本一】主张的观点是“践行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涵养简约文明的饮食方式”。
B.【文本一】第②③④段内容存在递进关系,论证层层深入、逻辑性强。
C.【文本二】开篇由日常生活中利用科技手段制止浪费的例子引出节俭的话题,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D.【文本一】的第③段和【文本二】的第③段,一个以道理论据为主,一个以事实论据为主,都很有说服力。
19.【文本一】中所说的“饮食文化‘绿色革命’”有什么样的内涵?(3分)
20.简要分析【文本一】第③段的论证思路。(3 分)
四、写作与表达(50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掌声雷动时,别忘了留只耳朵听听朋友的建议;埋头苦读时,别忘了留只耳朵听听花开的声音;背包远行时,别忘了留只耳朵听听亲人的叮嘱……
青春岁月里,我们时常关注来自于“看”到的精彩,却容易忽视来自于“听”到的美好,你对“听”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从下面三个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
(1)请以“留只耳朵听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2)你所在的班级准备举办一场以“倾听”为主题的班会。请自拟题目,写一份发言稿,发言人姓名统一为:小明。
(3)我们可以用耳朵听从前留下的回忆,假如你听到了十年后的自己留给你的声音,你会听到什么?
请发挥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②字数不少于500 字;③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凡涉及真实地名、校名、人名,请用 XX 代替;④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及他人作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