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春季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期中达标检测题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16题共48分)
1.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人民行使权利要通过适当的方式,( )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机关。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国家为了规范权力的运行提出了很多的措施,要求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权不可任性。这反映了( )
①法律规范国家权力运行
②必须对权力的行使进行制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③必须严格按照法定途径和方式行使权力
④宪法和法律未作规定的权力可以行使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3.右图示法是一种比较直观形象的学习方法。下列概念之间的关系不能用下图表示的是( )
A.①国家机构②国家主席 B.①公民基本义务②依法纳税
C.①人民 ②公民 D.①违法行为 ②犯罪行为
4.小林有上课做笔记的习惯,但由于粗心他记错了一些知识点。下列知识点有错误的有( )
①公民遵守宪法就是要保障宪法实施
②公民自觉履行义务能促进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
③预备役人员必须随时准备参军参战,保卫祖国
④法定义务仅是公民依法必须做出的行为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3月21日,东航一架波音737客机在执行昆明——广州航班任务时,于梧州上空失联。目前,已确认该飞机坠毁。机上人员共132人,其中旅客123人、机组9人。民航局已启动应急机制,派出工作组赶赴现场全力搜救,不放弃任何一丝生的希望。这说明( )
A.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敬畏生命 B.我国公民的权利具有广泛性
C.国家机关要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力 D.公民要依法履行义务
6.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法典化的法律。民法典第一条规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民法典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B.宪法是民法典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C.民法典是根据宪法制定的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
7.对右图认识正确的是( )
①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②其他法律是宪法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③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
④宪法是我国所有法律之和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8.毕达哥拉斯说:“不能制约自己的人,不能称之为自由的人。”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可能享有真正的自由
B.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C.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D.公民在行使权利时没有绝对的自由
9.下列做法中既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又履行公民义务的是( )
A.小红品学兼优,被评为“三好学生” B.小明在参观旅游景点时乱涂乱画
C.小军不愿把捡到的遗失物归还失主 D.张明在图书馆看书时大声喧哗
10.下列做法属于公民正确行使政治权利的是( )
A.小周未得到国家机关的批准,擅自组织了一群人进行游行示威
B.小颖拨打市政热线反映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失职问题
C.小赵要求所在公司按时支付月工资
D.14岁的小明申请参加区人大代表的选举
11.2018年起,我国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此举( )
①彻底解决了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②体现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③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④能迅速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2.民法典第十三条规定,自然人从出生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由此可见( )
①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②我们应增强权利义务观念
③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④履行义务比享有权利更重要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13.权利和义务一致性既要求公民依法维护权利,又要求公民依法履行义务。公民依法履行义务应做到( )
A.法律提倡的事情积极去做,法律不容许做的一般不要做。
B.法律所要求做的事情可以不做,法律所禁止的坚决不做。
C.法律提倡的事情积极去做,法律不容许做的坚决不做
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
14.下列属于公民基本义务的是( )
①依法纳税 ②维护祖国统一 ③选举权 ④依法服兵役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5.新冠肺炎疫情间,张某故意隐瞒从疫情地回家的事实,到处赴宴,后被确诊为新冠肺炎,导致400多人因此被医学观察。张某因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警方立案侦查。张某的行为( )
①缺乏社会责任感,是漠视生命的行为 ②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③违反社会规则,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 ④说明他的自由和权利受到了侵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6.陕西省渭南市召开“最美纳税人”表彰大会,表彰从全市范围内评选出的 100 户“最美纳税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纳税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②体现公民的权利义务相统一
③纳税具有自愿性,可以行使,也可放弃
④公民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简答题(10分)
17.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请完成下表内容。
| 普通法律 | 宪法 |
规定的内容 | 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 | ① (2分) |
法律效力 | 根据宪法制定,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 ② (2分) |
制定和修改程序 | 一般程序,由半数以上人大代表赞成通过 | 更严格,三分之二以上人大代表赞成通过 |
我的结论 | ③ (3分) | |
我的号召 | ④ (3分) | |
①
②
③
④
三、辨析题(12分)
18.小桐同学认为: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所以要做到这一点只需要国家重视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即可。请你对以上观点进行辨析。
四、分析说明题(16分)
19.近日,一篇博士论文致谢部分火热全网,中科院博士黄国平出生在一个贫困又偏僻的小山坳里,年幼的他就已经历了各种心酸苦楚、生离死别。母亲在他十二岁时离家,父亲在他十七岁时因车祸去世,但是他没有被苦难所打倒。
他自述: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我先后就读于炬光小学和大寅镇中学;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硕博连读,现就职于腾讯人工智能实验室。作为众多从大山走出来的学生之一,受益于国家、政府、学校、社会以及老师和爱心人士的帮助,我心中坚持的信念很简单,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
(1)材料中的主人公行使了哪些权利?履行了哪些义务?(4分)
(2)结合主人公享有的权利和义务,谈一谈二者的关系。(6分)
(3)结合材料,说一说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权利与义务。(6分)
五、实践探究题(14分)
20.某中学就学生受到侵害后会采取什么措施,对65名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其结果统计如下:
受到侵害后采取的措施 | 忍气吞声 | 事后找人报复 | 非法找人“私了” | 依法维权 |
具体人数 | 18 | 10 | 7 | 30 |
(1)问卷调查的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
(2)当自己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你会怎样做? (6分)
(3)你觉得学校可以采用哪些方式、活动解决表格中存在的问题? (至少写出两种)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