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春季七年级历史期末达标检测题
考生须知 :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2、请将试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不填不得分。
3、考试形式为开卷、时间为60分钟,考试结束后交答题卡。
4、请认真填写班级、姓名、座号等考试信息。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20小题,共60分)
1.学习中国古代史,读懂朝代演变示意图是一项重要的能力,如图中①处应填入的朝代是( )
A.西汉
B.隋朝
C.唐朝
D.北宋
2.“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行省制 D.科举制
3.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为此可知太宗( )
A.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B.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D.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4.《新唐书·兵志》记载: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这反映了安史之乱后,唐朝出现了( )
A.朝政腐败B.经济衰落C.藩镇割据D.国力强盛
5.某同学准备在学校公众号中推送一篇关于“重游大唐”的文章,下列内容可以出现在这篇文章中的有( )
①玄奘携带佛经回到长安②妇女参加骑马、打球等活动
③百姓使用纸币进行交易④唐太宗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我国历史上较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已出现统一趋势的是( )
A.赵匡胤B.阿骨打C.铁木真D.忽必烈
7.“大宋皇帝谨致暂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运至雄州交割。”下列哪一项是盟约产生的积极作用( )
A.辽军攻宋导致百姓流离失所B.北宋战败后应允给辽岁币
C.此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D.宋金以淮水至大散关为界
8.岳飞之所以赢得了广大人民的尊敬,主要是因为( )
A.岳飞的廉洁正直 B.岳飞被诬陷和杀害
C.岳家军骁勇善战 D.岳飞抗金保卫南宋
9.根据下表所列史实,可以归纳最符合主题是( )
A.宋代经济的发展
B.宋代商业的繁荣
C.宋代经济重心南移
D.宋代手工业的兴盛
10.宋元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时期。下列图片主要反映了( )
A.手工业快速发展
B.海外贸易发达
C.市民生活丰富
D.商业贸易繁荣
11.“蒙古民族的历史可以说从成吉思汗开始……以相互敌对关系存在着的各个小群的游牧民,突如其来成为席卷整个亚洲,合流于军事政治的完整体之事,这全赖于成吉思汗的强有力的人格,才有可能……据此可知,成吉思汗的最大功绩是( )
A.建立蒙古政权,完成蒙古草原的统一 B.消灭南宋政权,实现了中国大一统
C.消灭金国西夏,形成与南宋对峙局面 D.建立元朝政权,结束分裂割据局面
12.元朝的建立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它的建立者是( )
A.B.
C.
D.
13.“科举制度的发展,对宋朝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的文治局面。”在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在宋朝大放异彩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从封建政治制度层面来考察封建集权主义的演变,下图反映明朝皇权空前强化的是( )
15.自汉朝以来,中国充分利用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加强对外交往,对世界产生极大影响。下列体现明朝对外交往史实是( )
A.玄奘西行 B.郑和下西洋 C.鉴真东渡 D.戚继光抗倭
16.下列科学著作属于明朝的是( )
①《天工开物》 ②《本草纲目》③《资治通鉴》 ④《农政全书》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7.唐太宗、武则天先后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理西域,元朝设宣政院直接管辖西藏,清朝康熙帝收复台湾后设台湾府,乾隆帝平定新疆大小和卓叛乱后设伊犁将军,这些措施产生的最重要的作用是( )
A.强化了对西域和西藏等边疆地区管理 B.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
C.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巩固 D.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18.清朝时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 )
A.地方权力增大B.皇权高度膨胀 C.军政实现合一 D.相权不断加强
19.文学艺术创作来源于社会生活,代表明清文化突出成就的文学艺术反映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下列反映清代文学艺术成就和特点的是( )
A.《三国演义》和秦腔 B.《水浒传》和昆曲
C.《红楼梦》和京剧 D.《西游记》和汉调
20.元、明、清三个朝代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其中最明显之处表现为( )
A.实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B.加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
C.结束分裂局面实现大一统 D.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二、材料分析题(21题14分,22题14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五代十国时期,大量北方中原人口往南方迁徙;南方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两宋时期,统治者采取了很多政策促使南方的水利灌溉事业大大超过北方……在劳动人民辛勤努力下,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1159~1179年,南方人口由1600多万增加到2900多万。
——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如下图
材料三:它们改变了世界的历史:第一项发明是在文字交流方面,第二项发明是在进行战争方面,而第三项则是在辨别方位方面。就对人类的巨大影响和力量而言,没有哪一个王国、哪一个宗教或者哲学能够与这三大发明相比。
——弗朗西斯培根《新工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经济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6分)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图中的商业贸易繁荣的表现。(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的科技成就领先于世界?(4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材料二 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材料三 “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年,所历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 巨浪如山,……而我之去帆高涨,昼夜星驰,涉彼狂澜。……”“郑和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的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夺他人一分财富。”
——以上材料均选自统编版七下《中国历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唐朝对外交往的政策是什么?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分析实行这一政策的条件是什么?(6分)
(2)根据材料二从手工业和科技两方面说明“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的原因。(4分)
(3)根据材料三描述的事件,写出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4分)
23.我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二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个形成、发展、巩固、强化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为了解决君相之争……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摘编自《明太祖实录》
材料三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制度名称及完善的朝代。(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朱元璋改组“我国政治制度”的举措。(6分)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总体趋势。(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