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内容:七年级下册第六章至第七章第三节)
(注意:请将所做答案填涂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70分)
1.值得大家自豪的是,我们生活的亚洲是世界上第一大洲。关于亚洲的知识你知道多少呢?亚洲地域辽阔,山岳巍峨,气候复杂多样,拥有众多的“世界之最”。下列关于亚洲世界之最的叙述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青藏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高原 B. 亚洲东部、南部的季风最强盛,最典型
C. 里海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 D. 死海是世界最深的湖泊
2. 有关亚洲位置等信息,正确的有( )
①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三条重要的纬线均穿过,所以亚洲有热带也有寒带
②亚洲濒临四大洋,西临大西洋,所以西部有温带海洋性气候
③认识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主要包括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④亚洲是最大的大洲,亚欧大陆是最大的大陆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3. 欧洲三面临海,环境宜人。下列关于欧洲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欧洲西部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和海湾
②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③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北部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
④欧洲西部气候湿润,全年降水较为均匀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①③
4. 与亚洲相比,欧洲显著的地理特征是( )
A. 温带海洋性气候显著 B. 水系结构呈放射
C. 地势起伏大,高低悬殊 D. 几乎全部为发展中国家
芬兰位于欧洲北部,约三分之一的国土在北极圈以北。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和中部以丘陵为主,南部沿海以平原为主。芬兰的森林覆盖率高达86%,乳畜产品世界闻名。下图示意芬兰,据此完成5--7题。
5. 芬兰位于五带中的( )
A. 热带和北温带 B. 热带和南温带
C. 北温带和北寒带 D. 南温带和南寒带
6. 芬兰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南部,最主要原因是( )
A. 气候较温暖 B. 河湖众 C. 降水较丰富 D. 交通便利
7. 森林工业是芬兰的支柱产业之一,其建立的主导影响因素是( )
A. 森林资源丰富 B. 技术先进 C. 劳动力多 D. 海运发达
8. 亚、欧两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分别是( )
A. 湄公河、莱茵河B. 长江、伏尔加河
C. 湄公河、多瑙河D. 锡尔河、莱茵河
9. 下列世界之最的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
A. 最高的高原——巴西高原——北美洲
B. 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南美洲
C. 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非洲
D. 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亚洲
中国和非洲各国一直以来都有着浓厚的传统友谊和良好的合作关系,经受住了时间和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堪称发展中国家间关系的典范,并在新形势下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请结合“非洲地图”完成10--12题。
10. ⑤是“非洲之巅”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山顶终年积雪,但雪峰奇景正以惊人的速度逐渐消亡,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海陆分布 B. 地形地势 C. 纬度位置 D. 人类活动
11. 有关非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被称为“热带大陆”、“高原大陆”
B. 刚果河是世界上径流量最大的河流
C. 是世界上干旱区面积最大的大洲
D.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12.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存在着严重的人口、粮食与环境方面的问题。下列措施中对解决上述三种问题都能起到显著作用的是( )
A. 保护森林和草场,严禁乱伐和滥牧
B. 发展农业科技,提高粮食产量
C.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D. 大量垦荒,增加土地面积
13. “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示意图”(右图),③、④能够纵贯南北的原因是( )
A. 西部纵列高大的山脉 B. 北美大陆中部地势低平
C. 东部是低矮的平原 D. 地势西高东低
14. 亚洲与北美洲共同具有的地理特征是( )
A. 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B.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C. 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
D. 地跨南、北半球和热、温、寒三个温度带
15. 非洲和南美洲在自然环境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对图中甲、乙所在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都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区
B. 所在地形类型都属于平原
C. 流经所在区域的河流水量都较大
D. 自然景观都属于热带草原
下图示意美洲地区。读图完成16--17题。
16. 洲界①是( )
A. 巴拿马运河 B. 苏伊士运河
C. 马六甲海峡 D. 土耳其海峡
17. 美洲西部濒临的大洋是( )
A. 太平洋 B. 印度洋
C. 大西洋 D. 北冰洋
18. 下列关于甲、乙两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甲大洲地势四周高,中部低
②乙大洲地形南北纵列分三部分
③甲大洲东部和南部地区人口稠密
④乙大洲的密西西比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⑤甲、乙两大洲都被赤道和北回归线穿过
⑥甲、乙两大洲都濒临太平洋
A. ①②③ B. ①②⑤
C. ②③④ D. ②③⑥
19. 下列地形区与所在大洲组合正确的是( )
A. 青藏高原—亚洲 B. 刚果盆地—南美洲
C. 巴西高原—非洲 D. 亚马孙平原—北美洲
20. 下列河流所在的大洲、注入的海洋正确的是( )
A. 尼罗河 非洲 印度洋 B. 亚马孙河 南美洲 太平洋
C. 密西西比河 北美洲 北冰洋 D. 刚果河 非洲 大西洋
21. 韩国某代表团于10月赴东南亚观光旅游并采购商品,该代表团发现东南亚的城市多沿河分布,其中不属于城市分布的有利条件是( )
A. 河流沿岸地形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
B. 河流为城市对外交通提供方便
C. 夏季河流容易发生洪水
D. 淡水资源丰富,为城市提供水源
22. 阿勇河漂流是去巴厘岛旅游的必游项目之一,但巴厘岛上河流短小、航运价值较低,你认为主要原因是( )
①岛屿陆地面积狭小 ②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起伏较大
③温带海洋性气候显著,降水较多 ④植被覆盖率低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世界卫生组织20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以外新冠确诊病例达到470470例。由于疫情在境外一些国家和地区发展较快,短期对全球经济和产业链的影响不可避免,全球经贸增长面临一定压力。据此完成23--25题。
23. 随着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力度的扩大,马来西亚橡胶手套出口量相较于去年的1920亿个,2020年或可增长近20%。马来西亚生产橡胶手套的优势条件主要是( )
A. 原料丰富B. 资金充足C. 科技发达D. 交通便利
24. 东南亚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产区,稻米生产精耕细作,每年的出口量很大,东南亚稻米生产特点的形成与下列哪种因素关系十分密切( )
①高温多雨的气候 ②多山的地形 ③人口稠密,劳动力众多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5. 东南亚地区吸引中国游客的优势条件包括( )
①迷人的热带滨海风光 ②品种繁多的温带水果 ③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
④不同类型的宗教建筑 ⑤辽阔的大草原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③④
读印度图,完成26--27题。
26. 印度旱涝灾害频繁,使印度的粮食生产很不稳定,其主要原因是 ( )
A. 西南季风强弱不同 B. 东北季风不稳定
C. 受地形因素影响 D. 受气温影响较大
27. 关于图中四个地理事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①是棉纺织工业中心孟买
B. ②是印度的“硅谷”班加罗尔
C. ③是麻纺织工业中心加尔各答
D. ④是印度河,印度教徒的“圣河”
28. 南亚地形的分布由南向北依次为( )
A. 山地、高原、平原
B. 高原、平原、山地
C. 山地、平原、高原
D. 山地、盆地、高原
右图示意西亚石油运输路线,据此完成29--31题。
29. 从波斯湾出发运往欧洲和北美的石油,海上最短运输路线是( )
A. 黑海→土耳其海峡→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欧美
B. 波斯湾→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欧美
C. 波斯湾→印度洋→非洲好望角→太平洋→欧美
D. 波斯湾→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欧美
30. 导致西亚地区不安定的因素很多,下列哪个因素不是主要的( )
A. 争夺石油和水资源 B. 文化上的差异大
C. 以畜牧业为主,粮食产量低 D. 三洲五海的重要地理位置
31. 西亚是“一带一路”上联系中国与欧洲的重要通道。下列关于西亚的叙述与事实相符的是( )
①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发源地 ②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黑海
③气候干旱,河流稀少,水资源匮乏 ④波斯湾沿岸油井林立,油轮进出繁忙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
2022年11月21日至12月18日,世界杯足球赛将在西亚波斯湾沿岸地区的卡塔尔举行。下面为本届世界杯吉祥物和卡塔尔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32—33题。
32. 该吉祥物形象源自当地的民族。下列关于该民族及其信奉的宗教对应正确的是 ( )
A.大和族——佛教 B.俄罗斯族——基督教
C.犹太民族——犹太教 D.阿拉伯民族——伊斯兰教
33. 本届世界杯首次选择在北半球冬季举行的主要原因是此时当地 ( )
A.气候温和湿润 B.气候较为凉爽 C.风沙较小 D.降水较少
下图所示地区有地域特色鲜明的传统民居“蜂巢屋”,“蜂巢屋”一般由3至4个相连的土塔状建筑构成,是当地人利用茅草和泥土筑造而成。这样的民居,既克服了当地物资缺乏的问题,又适应了当地气候特点,是一种古老而优越的生态民居。据此完成34—35题。
34. “蜂巢屋”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
A.沙漠广布 B.森林覆盖率低
C.全年降水稀少 D.河湖众多
35. “蜂巢屋”墙体厚达80厘米,推测其主要作用是 ( )
A.夏季隔热,冬季保温 B.防虫蚁破坏
C.抵御夏季的雨水 D.防御冬季的风沙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36.案例探究:在学习“南美洲”的地理课上,教师展示了下左图南美洲地形简图、下右图丙地气候资料。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在老师的启发下,同学们分析区域的地形与气候之间的影响关系。
(1)小明发现南美洲西部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____。该山脉两侧的甲、乙两地中,降水量较多的是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通过仔细读图,发现该大洲西部山脉以东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____(地形类型)为主,且相间分布。
材料二:大多数河流的流量与流经地区气候密切相关。
(3)图中丙河是____,干流流向是____,注入____;该河流是世界上流量大河流,从气候方面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教师启发同学们分析区域的农业与气候条件之间的关系。
(4)小明在分析热量条件时发现,该大洲大部分位于赤道和____(重要纬线)之间,因此该大洲____(五带)经济作物产量高,咖啡、可可等大量出口。
37. 南亚指位于亚洲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西段与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了解南亚概况有助于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共10分)。
材料一: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7年7月2日9时58分在尼泊尔(北纬27.23度,东经86.40度)发生4.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材料二:南亚地区示意图(下图)
(1)南亚是指亚洲南部 山脉中、西段与____洋之间的广大地区。该地区面积最大的国家是____。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 、 和 ;纵贯B国的河流Y____河注入____海。
(2)南亚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据报道,2015年5月份,南亚不少地方白天气温超过40℃,造成2000余人死亡,此时正值热季。每年6-10月____季风(“西南”或“东北”)带来丰沛的雨水,由于这种季风的进退时间和强弱程度不一,因而降水的年际变化大,容易发生____灾害。
38. 阅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群岛:A____国家:B____E____
(2)图中A群岛上有“火山国”—— __ ,
(3)B半岛的地形分布特点是______;地势特征是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
(4)图中C海峡沟通 洋与 洋的天然水道。